|
神经发育和可塑性机制(点击详情)细胞骨架调控皮层神经元迁移的分子细胞机制 大脑皮层结构精细复杂,它由外而内分为六层,神经元各自处于相应的位置,互相之间建立联系,构建不同的神经回路,从而构成复杂而又精密的神经网络。在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产生自皮层底层的脑室区(VZ)迁移至正确的位置。如果神经元迁移发生异常,则有可能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我们主要研究神经元迁移过程中细胞骨架动态变化的分子细胞机制,揭示关键细胞骨架调控蛋白在神经元迁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神经元树突发育和维持的调控机制 神经元特有的极性结构保证了信息通过轴突与树突之间形成的突触进行定向传递。其中,树突是由神经元细胞体延伸出的放射状分枝,其形成的树突树承担着接收和处理信息的重要职能。每一类型的神经元都有其独特的树突树形态,并与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相匹配。树突的形态发育和维持是受神经元内在的分化程序以及外部的环境因子共同调控的一个动态生物学过程。我们研究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激酶树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调控树突生长与回缩的平衡,实现对其数量和长度进行修剪的分子机制。 神经元树突棘和突触的发育、成熟和功能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胶质细胞构成的三元结构。突触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在内的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兴奋性神经突触的突触后成分通常位于一类被称为树突棘的细胞结构上,树突棘的形态、结构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我们研究神经元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接收处理周围环境信号,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对树突棘和突触的数量、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控的分子细胞机制。 |